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所)简介

 “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下称“基地”)所属高校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基地挂靠华中师大教育学院,隶属教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院已形成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涵盖了教育学所有二级学科。在2022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教育学科评为“A+”,正式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基地依托于华中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于1958年,1987年始招学前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学前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学前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建立学前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属全国率先开设学前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四所高校之一。


      基地成立于2015年11月17日,现有科研人员2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6名,副高职称11名,讲师3名。二级教授1名,三级教授2名,四级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7名。17名高校教师和研究员,3名湖北省示范性幼儿园知名园长。团队成员组合年龄结构合理,坚持“校-园”合作原则和实践导向。


      基地成员长期致力于学前教育治理与现代化、幼儿园保教高质量发展、婴幼儿早期学习与支持等方面研究,各类成果丰硕,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2019-2022年,获得国家和部级社科与自科课题10项,横向课题11项;出版著作教材20部,发表文章225余篇,重要报刊文摘2篇;省级以上荣誉奖励7项。基地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师范专业认证第三级,属全国第二家通过第三级认证的高校。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10人、各类硕士生约70人、博士研究生约5人、博士后1人。本、硕、博学生108人参加98项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导师科研项目。


      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绩突出。2011年,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4年,该项目获得国家首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发展至今,培养了近千名普通全日制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教育部批准我校中澳合作办学项目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


      基地积极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咨政建言,服务行业、企业与社会。四年间,呈交教育部、湖北省等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咨询报告15份,行业与企业服务3项。主办和承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13场,在国际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33场。另外,学前远程本科在读学员6000余人,每年线上线下开展学前教育专家讲座、国家级与省级培训数十万人次,国培和省培讲座每年200场以上,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


      基地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师德师风良好,所在第二教工支部获得“全国优秀样板党支部”称号。全体成员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全心全意为湖北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



本基地设有学前教育治理与现代化、幼儿园保教高质量发展和婴幼儿早期学习与支持三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简介如下:


研究方向之一名称:学前教育治理与现代化研究

团队负责人与成员:蔡迎旗(负责人)、喻本伐、余子侠、郑刚、王雯、王、尹国强

本方向将从管理学、政策法学、信息技术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围绕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政策法规、财政投入、管理体制与机制、幼儿园治理、学前教育信息化、中外学前教育国别比较、学前教育现代化等主题展开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聚焦湖北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幼儿园治理中的重大事件、重点问题、社会热点、焦点与难点等,开展调查研究与学术探索。深入研究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幼儿园治理的内涵、理论与基本路径,深化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服务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建设。该方向成果丰硕。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8项;学术著作14部、期刊论文118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篇、高水平论文35篇)、新华文摘1篇;省部咨询报告12份。研究聚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治理、学前教育现代化等领域。如蔡迎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撰写的《扩充普惠性资源完善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咨询报告被教育部和湖北省两级采纳,本科生课程“教育专业发展导论”获教育部和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蔡迎旗及团队是部、省两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喻本伐在权威期刊《教育研究》发表《理想天穹下的那道彩虹——百年前儿童公育思潮的蔚然蒸腾》一文。



研究方向之二名称:幼儿园保教高质量发展研究

团队负责人与成员:吴航(负责人)、孙民从、张娜、杨大伟、刘玉平

本方向将从课程与游戏、质量保障与管理、教育社会学、教师学等学科视角,聚焦幼儿园保教活动质量展开系列研究。围绕评价幼儿园一日生活与保育、课程与游戏、保教质量监测评估、幼儿园教师教育和培训、幼儿园文化与资源、家园合作、农村幼儿园质量提升、幼小科学衔接、家庭教育等问题,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促进幼儿园保教科学化和保教质量的持续提升,形成幼儿园课程、游戏与资源建设优化方案以及城乡幼儿园保教工作指导意见,呈送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其制订相关教育政策的依据,为促进湖北省乃至全国幼儿园保育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专业智慧与力量。该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纵向课题1项,横向课题2项;学术著作3部、期刊论文39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篇)、《中国教育报》文摘1篇;行业与企业合作项目3项,提交咨询报告2份,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研究聚焦幼儿园一日生活与保育、幼儿园课程与游戏、家庭教育等领域。如团队负责人吴航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关系视角下家园合作质量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译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自由游戏和引导性游戏:促进幼儿学习的两种策略》;张娜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美国NPSS项目中SAFETM游戏场安全管理框架的分析与启示》与《云平台支持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2篇论文。



研究方向之三名称:婴幼儿早期学习与支持研究

团队负责人与成员:李卉(负责人)、张莉、王任梅、王莹、刘丽伟、田莉

本方向将从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研究0-6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学习、支持与干预等问题。重点研究婴幼儿不同活动中的学习、发展、评价和支持性策略,以及社交机器人与婴幼儿发展对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干预、婴幼儿照护与积极回应、婴幼儿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与促进、特殊儿童的学习与干预等问题。探讨信息化现代化背景下0-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与规律、观察与评价、支持与引导路径策略等,以促进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科学保教婴幼儿提供心理与学习方面的学术支撑,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作出贡献。该方向研究基础扎实,国际视野广。纵向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学术著作3部、学术期刊55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5篇);行业与企业合作项目3项,咨询报告1份。研究集中于社交机器人与婴幼儿发展、婴幼儿早期家庭教养、婴幼儿学习评价及干预等领域。如李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社交型机器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干预研究”,并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Appetite》等SSCI一区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刘丽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基于PPCT模型的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社会公共支持路径研究”等多项课题,并向省级部门提供《建议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助力解决稳岗扩就业问题》的决策咨询。